当前位置

首页 > 体裁 > 情感 >  > 棍棒底下难出孝子作文600字

棍棒底下难出孝子作文600字

推荐人: 来源: 写作坊 阅读: 2.7W 次

古语云:“棍棒底下出孝子黄荆条下出好人。”

棍棒底下难出孝子作文600字

在先人看来,教育孩子就应该以暴制暴。只有伤其筋骨,饿其体肤,方能使孩子对父母百依百顺。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棍棒底下出的,或许并不是孝子。

北周皇帝宇文邕对他的儿子宇文赟极为严苛,派东宫官员监视其言行,稍有过错就会用棍棒痛打他。宇文邕的初衷是好的,希望自己的儿子德才兼备,臻于完美。可恰恰是这种盱衡厉色的棍棒教育,使宇文赟养成了虚伪阴险的性格,一等到即位便露出真面目,沉湎于玩乐,将北周推向了亡国的深渊。

比起孝子,我想,棍棒底下出的更可能是奴隶,是演员,是逆子。而孝与不孝,和棍棒从来没有任何直接关系。每个孩子都是值得被尊重的独立个体,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在棍棒底下茁壮成长。所谓“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才”云者,看似有着立竿见影的打压效果,殊不知,这种做法只会抹杀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的价值观产生偏差,最终酿成无可挽回的惨剧。

鲁迅先生提及中国家庭的棍棒教育时,也曾这样评价:“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甚于打扑,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实则如暂出樊笼的小情,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由此可见,这样的孝顺,其实只有逆来顺受的“顺”,却没有发自内心的“孝”。这样的教育注定是极端的,畸形的。依靠暴力和恐惧建立起来的感情也终究难以称得上是亲情

《增广贤文》中有言:“大家礼义教子女,小家凶恶训儿郎。”从教育孩子的不同表现即可看出父母的格局与心胸,亦能窥见一个家庭的兴衰成败。

真正的教育,是引导,而不是强迫;是春风化,而不是赶尽杀绝;是饱含真诚与宽容的劝人向善,而不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自私自利。一个不懂得讲道理,只会用暴力与权威堵上悠悠众口的人,绝对不会是一个好的教育者!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孩提时期,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因此,须记住:沟通远比暴力更有效,而爱的教育,远比棍棒教育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