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专区 > 精选 > 电影《八佰》观后感(通用10篇)作文

电影《八佰》观后感(通用10篇)作文

推荐人: 来源: 写作坊 阅读: 1.11W 次

篇一:电影《八佰》观后感

电影《八佰》观后感(通用10篇)作文

《八佰》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主要是讲得是淞泸会战期间,“八百战士”守四行仓库,阻击日本的故事。其实只有四百人,可他们称自己有八百人,鼓舞士气。而这其中最触动人心的是三个画面。

一、陈树生牺牲为保护仓库。在战争期间,日本人来攻打四行仓库,人心惶惶。而这时陈树生便表态:这楼没了,我们都得死!说着,便把一封血书给了旁边的人,吼了一声:“给我妈!”便无言,拿出炸弹绑在自己的身上,向仓库墙上的破口走去,义无反顾地跳下去,手里紧抱着炸弹,向下摔去,轰——炸弹爆炸,陈树生牺牲,也带走了十几条鬼子的命!经过这一事,许多的士兵也站出来,与陈树生一同殉国。而那封血书上写了简简单单八个字:舍生取义,几所愿也。那空中,仿佛还回荡着陈树生下去时说得:“孩儿不孝!”

二、护旗。士兵为了维护祖国的荣誉,即使面对日本人的杀掠,也不愿国旗倒下,以国旗为中点,建起一个人肉堡垒,在面对日本人的扫射,去做顽强的斗争。

三、八佰壮士过桥。“八佰壮士”在面临最后关卡时,以自尊,自强,超高度的团结和配合,顺利得完成了“八百战士”渡桥。

那四百士兵,虽是国民党,但也不逊色于共产党。无论如何,我们都是一家人,而那些士兵,也是真正的中国人。

篇二:电影《八佰》观后感

“头通鼓,战饭造;二通鼓,紧战袍;三通鼓,刀出鞘;四通鼓,把兵交。”

——题记

苏州河的两岸,一边是枪林弹,如临地狱;一边是歌舞升平,一处美景天堂。此岸是战火硝烟,彼岸是笙笙夜歌。苏州河上方,一大艘飞艇停留,飞艇上皆是各国战时观察员,他们记录着这场战役。倭寇来袭,炮火连天,华北平原尽失。上海国民党70多万人,竟被那倭寇吓得落荒而逃。只剩一批中国人,留下用性命抵抗。“四行仓库里有多少人?”“420人”“不,800人。”八佰壮士与倭寇作战,死的死伤的伤;救伤员,保卫楼体,还得顾着自己的性命。谁不想好好活着?炮火连天,枪声不断;生死存亡仅在一念之间,有的在求生,有的却在赴死……

战争残酷,战火无情。端午的叔叔被敌人切腹示威;七月被玻璃刺中而毙;端午在与敌人的战斗机战斗时被射出五脏六腑;小湖北可以依靠的人一一离世,逼不得已,他只得放弃生存的希望,用小小的肩膀端着机枪,守卫上海。

西墙将破,倭寇备好武装砸墙。扬言说要用三个小时攻破西墙。陈树生眼看爆破在即,直接义无反顾地绑着手榴弹跳下。他的身后有着无数的“敢死队”,一个个纵身而跃;他们跳下的样子像是一只鸟,他们自由了……

“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在自己的领土,就要升自己的国旗。”第三日,他们一升起国旗便遭到倭寇的强烈火力,就在旗帜快要落下时,一名士兵虽然流血不止,但他还是站了起来撑住国旗。他们撑住自己本就伤痕累累的身体,用自己的肉体作为支撑,支撑着国旗不会坠下。可是,又是因为倭寇的无情扫射,他们无法幸免,真正地没了呼吸。端午终于看不下去,冲了出去疯狂扫射那架战斗机。终于,战机落荒而逃,而端午却辞了这人间……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小湖北以马入梦,端午如同梦里的将军一般,只身杀向如同茫茫大海的敌人,也提前昭示了他们往而不返的觉悟,与杀身成仁的结局,惹人唏嘘。

半壁江山已没,中华存亡危在旦夕。中华儿女到底是浴血反抗,还是做个所谓的顺民?八十八师的八百将士们心无旁骛,被抓的逃兵们无可奈何,但河对岸的看客以及屏幕前的我们,还有的选。却不知战士们慷慨跃下,引爆炸弹时,你的胸膛可曾气结?少年挽发,勇闯桥关时,你的血液可曾沸腾?刀舞壮行,英雄赴死时,你可曾想与他们在一起,哪怕只是将手伸出那冰冷的铁门,奋力地喊上一声也好?即便拼得个身亡形销,会有人,为中华民族之存续而战斗吗?

影片最后的那匹白驹,它象征着希望,象征着战争胜利过后的自由。它会和八佰壮士在一起,重新燃起中华名族的自豪与骄傲!

篇三:电影《八佰》观后感

自影院复工以来,最火的国产影片当属《八佰》。这部电影讲述了日军攻打上海时,“八佰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用智慧、勇气和鲜血,迎面阻击敌人四天四夜的故事。

我跟爸爸妈妈去看了这部电影,这是我第一次戴口罩在电影院看电影。当时在看的时候,我听见了周围很多人的啜泣声。

电影中,老葫芦和端午本是“小湖北”在上海唯一的依靠。可命运偏偏捉弄他,接连遭到亲人死去的打击,还亲眼看到好兄弟七月哥中弹身亡。在那一刻,他更深刻地理解了这场战争的残酷和血腥。

王拐是一个老兵油子,当兵只是为了挣军饷赡养老母亲。比起打仗立功,他更希望回家讨老婆。有个刚认识的战友,仅凭外表和固有的偏见,就说他是逃兵和怂包。而事实证明,他是一名真正的勇士。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用血肉之躯护住旗帜。为了掩护大部队,率先站出来报名敢死队。

激烈的战斗中,在面对突袭和紧急状况时,团长谢晋元从来没有慌乱过。而是冷静分析局势,沉着指挥大家作战。从这里可以看出,临危不惧、镇定自若不仅是一个领导的必备素质,更是每一个成事者的必要修行。影片最令人感动的一幕,是陈树生为了粉碎敌人炸墙的企图,和一众战士身捆炸药,勇敢跳楼,充当人肉炸弹……背后租界里的人看到这一幕,冷漠的内心终于被唤醒,纷纷解囊相助,强力支援。

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并未经历过残酷的战争。但我们应该明白,正是有了无数英雄的付出,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更应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尽己所能,努力学习,让祖国变得更加强大。

篇四:电影《八佰》观后感

看电影《八佰》,第一次跟家人,感动于军人的英勇,悲恸于战争的惨烈。第二次跟同事,则多了几分理性,可以更细致地分析这些所谓“逃兵”的转变,更深刻地体会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我想,从下面两点,谈谈感受,一是动机,二是合作。

首先谈谈动机。影片中,一河两世界,一边宛若天堂,一边满目疮痍。影片主要讲述一支被收编不太正规的军队,可以说是东拼西凑起来的,有账房先生、有种地的、有跟原部队走散的……当看到河对面歌舞升平的景象时,他们的眼神里充满了渴望,就像卖火柴的小女孩,手中火光中闪现出的一个全新的世界。是什么,让他们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继续坚守四行仓库呢?

大家还记得沿着水道逃出来的端午和老算盘吗?虽然他们都回头了,但我想,原因是不一样的。老算盘是因为租界警察的警告,而端午,是因为使命感——当他听到租界的百姓们喊着“你是英雄!”“好样的!”他的使命感油然而生。这里,让我联想到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同样都是返回了四行仓库,老算盘是因为外在动机,端午,是因为内在动机,所以最终,老算盘还是想方设法苟且偷生,而端午,与大家并肩作战英勇奋战到最后一刻。现在,我们可以明白,是什么让这些人坚守四行仓库呢?是他们的内在动机——为了身后租界百姓的安全、为了给谈判争取筹码、为了民族精神不倒……

反观我们,是什么让我们努力工作呢?相信多数人,都会说,为了赚钱啊!没错,为了赚钱,可是有没有想过,是为了赚小钱,还是赚大钱呢?如果,是为了当下的一份收入,你一定会去计算,我今天工作了多次时间,干了多少活儿,拿了多少工资。这是小钱。如果,是为了当下的生活不被轻易改变,为了未来的生活更有品质,为了深爱的家人有更多选择,你是不是会更加努力呢?因为你身上多了一份使命感,这种使命感责任感,就是你的内在动机,推动你赚更多的钱,这,是大钱。只要我们的内在动机足够强大,我们的意志也就会更加坚定,也许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但跟我们期待的未来相比,这些都不值一提。那么现在想想,你的内在动机是什么呢?

其次,谈谈合作。整个影片升华的片段,也是全剧的泪点——送电话线。跑过去一个,被打死了。再跑过去一个,又被打死了。直到最后一位刀子,成功把电话线扔过去了,自己还是被日本人打死了,看得人全程泪奔。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去就是送死,但就是每一个人都愿意舍身一试,才让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最后成功了。而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我们每个人的力量,也都是渺小的,如果因为自认为不可能,就轻易放弃,那我们的目标,将永远只是梦想。所以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家庭中,一个主外一个主内,一个赚钱养家一个辅导孩子作业,各司其职,才能稳而不乱。在工作中,同样没有一个人是全才,能够做好所有的事情,只有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才能持久发展下去。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小组,要共同完成一篇论文,每个人写其中一个板块,要求由组长最后收集好提交完整的论文,可是到截至时间的时候,因为其中一人没有完成,导致组长没能按时提交,全组没有完成任务。下次如果你是组长,你会怎么做呢?没错,提前去跟每一个组员要作业,给自己预留更多的时间去处理各种意外。本身这个任务里,并没有要求组长去提前叮嘱大家交作业,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一是权力越大责任越大,需要考虑得更加全面;二是以结果为导向。因为合作的时候,很难做到所有人的想法一致,而每个人又无法左右别人的想法,所以,不如简单一点,大家都以结果为导向,忽略过程中的分歧,多考虑对方的不确定性,我想这才是合作的本质。

篇五:电影《八佰》观后感

国庆节放假,爸爸带我去看了《八佰》这部电影,电影主要讲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国军的88团谢晋元带领着355名战士,在上海四行仓库进行抗战的感人故事。名义说是是八百人,其实没有的,这只是谢晋元为了迷惑敌人的一个计策。

他们之所以选择了四行仓库,有一个原因就是离英国的租界很近,如果日本人使用大炮飞机等轰炸方式,就会影响到英国的租界,英国是不会答应的,英国是要保护自己利益的。而且当时是英国最强大的时候,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呀。英国当时多厉害啦,美国都比不上。日本如果想去惹英国,那可就真正的不想好了。

这部电影里面炮弹纷飞的场景,真的有点恐怖,给我留下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中国军人在自己身上绑着爆破弹,然后往下跳,跳下去之后,拉住导火线,自己被炸死了,敌军也被炸死了,这个情节特别震撼,特别感人。至于中间的一些情节,让我感觉特别恐怖,那些士兵被炸伤,被子弹打中,鲜血直流的场景,实在是让人不敢直视。小湖北的哥哥被子弹打中,肠子都流出来了,鲜血直流,真的很恐怖。

《八佰》主要是讲抗日战争的故事,体现那时中国军人的精神,但对我来说暂时还是有些深奥,等到以后长大再看看吧,那时的我应该就能看懂这部抗日电影了吧?

篇六:电影《八佰》观后感

《民族的脊梁,勿忘国耻》

赶在假期末与挚友相约许久未见的影院,看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电影——《八佰》。看完电影后内心百感交集心情久久不平复,电影《八佰》中的每一帧都是历史都是泪点,这部电影改编自历史真实事件。

故事是1937年淞沪会战进入尾声,两个多月的时间,日军的侵略使国军节节败退,战局急转直下,上级命令全主力军全线西撤,独留一支孤军死守上海,军队以四行仓库为阵地与敌人进行了四天四夜的战斗。这支军队仅有四百多人,团座为迷惑敌军便对外宣称部队有八百人,也就有了“八佰壮士”的英勇事迹,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场在战略上毫无意义,战术上毫无胜算的负隅顽抗。

影片中有一个片段谢晋元团长站在四行仓库的天台上望着苏州河对岸灯火通明的租界,说:“那边是天堂,这边就是地狱”。苏州河将当时的上海分为两部分,河的那边是歌舞升平的东方巴黎,河的这边是面目疮痍的烈火战场,是生与死的分界。

如今再看上海的四行仓库,墙壁上弹孔兮兮可见,但英雄却不知归处,真英雄的结局却是未曾得到善终。战争时期的子弹孔,即是历史又是多少英雄的青春啊!那些英雄小的十几岁大的三十几岁,都是正值人生的大好年华。影片中21岁的陈树生全身绑满手榴弹从六楼纵身而跃与日军同归于尽,最后却连照片都没有留下。还有那句:“有生之年,我想看见富士山头插满五星红旗”。一个个稚气未脱,却将一个中国人的骨气体现的淋漓尽致。

“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谢谢,每一位平凡英勇的战士。

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罢了。如果没有英雄先烈们在战场上的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那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大好河山,更不会有今天的我们这样舒服的日子。

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历史的包袱不会拖累我们,会让我们更加努力前进。

诚然,何为有我们?即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我们。作为青年的我们要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鸿鹄之志,要努力学习,在书山书海中充实自我,铭记历史,为完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而努力,贡献出自己一份绵薄的力量。有济无济,不负青春。

光是站起来是不行的,一个国家想要在世界蓝图中久存,其文化必须繁荣发展,文化的接力棒传入我们青年的手中,我们青年便应同离弦的箭一般,有力的奔跑。文化依旧有力量,青年一代便有未来,民族便有希望。努力珍惜现在的一切学习机会,努力学习努力奔跑吧青年。

谨以此文献给每一位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我们和每一位英雄先烈,愿未来的中国更加繁荣昌盛。祝好。

篇七:电影《八佰》观后感

影片《八佰》一上映,就收获了很好的口碑。

影片背景是1932年淞沪会战打响,国民党部谢晋元率师坚守上海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以少敌多,顽强抵抗日军的疯狂进攻,浴血奋战后奉命撤出,完美完成任务。

《八佰》导演是管虎,他追求影片的真实性。确实这是我看过最真实的抗日片。他认为要从细节入手,包括日军行军动作、提枪姿势、日军的马、国名党军服、武器等都要一一考证。他对演员的要求特别高,只要镜头中有一个人的表情动作不对,整个镜头就作废了。正是这些对细节的较真,才造就了一部真正好的影片。

当时,苏州河南岸是英美租界,灯火通明,繁荣热闹,与北岸的死气沉沉形成鲜明对比。不仅是景,亦是人。影片开始,租界的人对这场战役事不关心、麻木不仁。到影片最后,租界人民被士兵舍身忘死的精神感染了,同仇敌忾,积极支援物资。

“我泱泱大国四万万同胞,一人一口唾沫就能把他淹死”。

我对影片中有一个片段印象特别深刻。当时日军展开新一轮攻势,准备轰炸墙体,官兵陈树生没有犹豫,身裹炸药,从四行仓库三楼纵身一跃,把轰炸墙体的日军连同自己一同炸死。

还有一个片段,外国记者进仓库采访谢晋元,问他有多少人,他的随从说有四百二十人,谢晋元摇摇手,凝视前方,“有八佰人”。史称八佰壮士。谢晋元说:“这将是我们的坟墓。”

抗日战争的胜利,正因有不畏牺牲的人挺身而出。他们令人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忘怀。

篇八:电影《八佰》观后感

清晨一早,和同事相约去影院观看《八佰》。这部电影真的是很赞,特别值得去观看!

记忆最深刻的片段便是,开始时,“租界”和“仓库”两边鲜明的对比图,感觉画面特别有冲击感,很强烈!一边是歌舞升平,一边是生死一线!听到太多的人说租界是安全的,内心是强烈的感受到,国家的强大才是一个人真正活着的“底气”。日本不会去轰炸“租界”,日本会惨绝人寰的对中国人民屠杀,横尸遍野。

看到里面的士兵,他们都是普通的农民,只想好好种地,都是有家有父母的人,他们不想打仗,不敢杀人,他们想回家,他们想看看大上海。可现实让他们没有选择,面对敌人的进攻,面对一个个亲人兄弟惨死在自己眼前。他们不再逃避,不再怯懦,他们勇敢的用自己的身躯护住旗杆,他们在看到敌军偷袭,他们大声的叫出来并转身上报军情,那一刻他们不再渺小,他们变得特别高大。

而让我最潸然泪下,再也抑制不住眼泪掉下来的便是,在敌军飞机轰炸,在大型机械攻墙,定位轰炸时,他们主动把手雷绑在自己身上,排起长队,以身体为代价英勇的跳下去,一个一个飞落下去的爆炸的烟火是他们英勇的形象……

在最开始,对岸的同胞每个人都仿若事不关己,歌舞升平的生活,随着剧情发展,八佰战士的英勇表现,唤醒了同胞们沉睡的爱国心,唱戏的老板,卖唱的歌女,大学的教授,爱国的学生,赌场的一对兄妹…………

一匹白马,向征着希望的,勇敢…

篇九:电影《八佰》观后感

观看了电影《八佰》之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该片改编自历史真实事件,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1937年淞泸会战中“八佰壮士”在日军围困下,坚守四行仓库阵地的故事。

影片对战争中战士心理做了极致的刻画。其实在此战役之前,原本第一营的战士大部分已经牺牲,团长谢晋元不得不从其他部队补充兵力,而他们大多是从湖北来的新兵,没有一丝一毫的作战经验,许多人面对战争,只有深深的恐惧。所有人加在一起,只有425位战士,而团长谢晋元面对战地记者的采访时,声称:我们有“八百壮士”,以此来迷惑敌军。

战士中,有铁血铮铮的汉子,也有畏缩不前的“瓜怂”。战士陈树生,为了阻止日军炸开四行仓库的墙体,毫不犹豫地背上手榴弹,用血写下给母亲的遗书:舍生取义,儿所愿也!然后从窗口一跃而下,与楼下的日军同归于尽。铿锵有力的八个字,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而一位绰号老算盘的士兵,却贪生怕死,偷渡过了租界。

上海四行仓库与西方列强的租界只有一河之隔,日本迫于压力,不能使用重炮等武器。正因为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河对岸的所有人,都可以清清楚楚地观看整个战斗过程。正如导演所说:“四行仓库守卫战是一场被直播的战斗!”许多人隔岸观火,一面天堂,一面地狱,一面是车水马龙的租界,一面是满目疮痍的战场。租界中的国人看见士兵们绑着炸弹从仓库一一跃下,大吼着自己的家乡,姓名,“娘,孩儿不孝!”那不是台词,是燃烧着的血肉之躯!

影片中的端午,在弥留之际小声说道:“小湖北,你莫怕,有我呢!”壮士们在日军机枪扫射下用身体筑起一道保护军旗的堡垒,虽血肉横飞,仍死不松手。羊拐在枪林弹雨中奋力扶起旗帜,大吼道:“救人啊!快救人!”战斗整整历经四天四夜,最终,他们以9人死亡,20余人受伤的代价,击毙200多名敌人。迫于军令难违,10月30日当晚,“八佰壮士”在枪林弹雨中分组撤退,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影片中有一句话: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我们要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成为国之栋梁。

篇十:电影《八佰》观后感

不知何时,“抗日神剧”成了大家嫌弃吐槽的对象,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有一些不太好的动作,给观众带不来很好的视觉体验。但当我看到另一部抗日片的时候,它彻底颠覆了我对抗日剧的三观,这就是《八佰》。

《八佰》是大导演管虎的最新力作,有不少知名演员倾力出演,本片讲述了四百二十多名八十八师士兵死守四行仓库四天的故事。他们是淞沪会战国军的最后一道防线,虽然人数很少,但他们却号称“八百壮士”,他们粉碎了日本人从陆地和天空两个方向的进攻。日军一次又一次的攻击但又一次又一次的被挡了回去,他们大无畏的精神让后人折服。

这部电影看完了让人泪目:由姚晨饰演的何香凝在看到由郑恺饰演的陈树生身上绑满炸药后,跳下楼与日军同归于尽后说“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这句话引得全场唏嘘一片。黄晓明饰演的特派员说了那句“你们是真正的中国人,历史会记住这里”是四行仓库守军的真正历史写照,杜淳饰演的谢晋元说的那句“东北沦陷了,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这句话更是引起全场泪崩!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主力部队争取了四天的撤退时间,他们虽然号称德械师88师的精锐部队,但跟重甲强炮,有海陆空支援的日军相比,战斗力就很悬殊了。即使这样,他们抵抗了4天5夜,最后成功完成阻击任务,撤入了对面的租界,为他们的历史画下了圆满的句号,同时也为战死在这个仓库里的英灵祭奠了一次。

《八佰》是一部燃爆了的战争片。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一下。而且为什么我希望大家都去看,因为我认为这部电影是向当年4行仓库守军们的最好的祝福,也是最好的纪念,这部电影让我们铭记83年前有这样的一群军人,他们挡在四行仓库,迟滞了日本人的进攻。我们要记住他们的名字叫八百壮士,我们也应用永远记住那位英雄的指挥官———谢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