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专区 > 精选 > 以看见为题写一篇作文(精选6篇)

以看见为题写一篇作文(精选6篇)

推荐人: 来源: 写作坊 阅读: 1.37W 次

篇一:以看见为题写一篇作文

以看见为题写一篇作文(精选6篇)

看不见的历史

李铭轩

兄弟三人,齐坐在这不断浮动的沙山顶端。身体紧贴着黄沙,像是舌尖碰了一滴老北京的豆汁儿。鸟瞰下去,风脊和山坡是道道坎肩平适的波,细细的沙砾在骆驼的蹄子下流动。

山坡上,是行行色色的人,有一位老者,瘦如钢丝,喘着粗气,为着这已经画下的曲线而蹒跚;有两个小孩,躺在平缓的沙上,大口喝着冰凉的胡萝卜汁,还满含笑意地碰了下拳头;仍有不少人在漫天的霞光里,去寻这条本没有的路。

仔细端详,却寻着一湾清泉。它恰似那位落雁的姑娘,纤瘦却坚强,独身抵挡着风沙的千军万马。清澈的甘泉旁,留下了一排大小不一的脚印,使我不禁浮想联翩:

在这并存粗犷和温柔的大漠里,可曾有段看不见的历史?

鸣沙山东麓断崖,坐落着那座辉煌的莫高窟。它的故事的开始,由公元三六六年的一位僧人所写。那时佛教刚刚传入中国,需要一个文化传播的载体,而洞窟,成为了其中的代表。它们总是出现于荒山野岭之间,却蕴藏着许多文明的精彩。

莫高窟,更是它们的典型。

从质朴奔放的北周,秀骨清相的魏晋,繁荣繁华的盛唐,到端庄写实的宋辽,彪悍丰润的蒙元,工匠们总是带着对佛教的虔诚和生计的压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凿出深深浅浅的划痕,成为历史的痕迹。就这样,莫高窟几乎从未间断,开凿了一千多年,工匠们为这群石窟,注入了一生,注入了自己的思绪与灵魂,成为真正的永恒。

所以,我们开始看到,一千六百多岁的佛像,一副西域神貌,余留着恒河的热气;许多年轻女子衣带飘飘地舞动起来,如惊鸿,似游龙;还有西域胡商,盔甲将士,说书秀才……许多动人的故事随风而逝,而莫高窟就是这些故事汇聚的河流。

明清两朝,莫高窟逐渐没落,彷佛是为那次文化的国殇埋下伏笔。1907年5月23日,敦煌明净的天穹下,洈山下的沙子蒸腾着滚滚热浪,负责监视斯坦因的士兵昏昏欲睡,鼾声传荡于戈壁之间。借此机会,在道士王圆箓的带领下,斯坦因穿过狭窄、昏暗的甬道,来到垂涎已久的藏经阁前。

借着摇曳的微光,洞窟里堆着的古代经卷映入斯坦因的眼帘,层层相摞,密密麻麻。于是,斯坦因在翻译蒋孝琬的帮助下,以极低的价格买走了大批价值连城的古代经卷文物。

光影交杂,如刷子刷过我的眼眸。忽然,我跪在沙地上,目送斯坦因和蒋孝琬缓缓离去,夕阳拉下的影子消失在黛赭的山丘里,长长的车队每走一步,彷佛都有了声音:流水声、磬钹声、木鱼声、旌旗声。须臾,一阵凄凉的哭声像是汪洋的一叶扁舟,像是月夜饿狼的嗥叫。

我发觉,这是远方的哭声,这是时空的哭声,这是文化的哭声。

这是那个时代,许多人看不见的哭声。

晚风夹着细沙,我的思绪亦化作一缕孤烟,同伴的招呼声传来,打乱了思绪,我冒着冷汗,亟亟向下追去。汗打在一粒微细的沙上,我的脑海掠过一句狄更斯的话: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人生、世界、历史,莫不如此。人们总是看不见,他们背后,也曾鲜活过。但何其有幸,我有双眼睛,有颗心灵,历史的风云,人生的起伏,我可以探寻。

篇二:以看见为题写一篇作文

看不见的父亲

杜其霏

大约是五六岁时,我还很喜欢父亲。那时,我们在乡下平静生活,却因父亲的工作调动要去大城市。

记得临行前的晚上,父亲还在屋外忙碌着。夏末的夜半月明,蝉也叫得欢。我坐在屋外晒坪的小凳子上,一边摇着扇子一边挠着身上的蚊子包,呆呆地望着父亲手脚麻利地收拾东西。清明的月光勾勒出一轮侧影,滚落的汗珠被黝黑的肤色衬得像宝石。突然,他没来由地蹲在我旁边,用他的大手把我的小扇子拿过去,使劲地帮我扇着,似乎要把叮咬我的蚊子全部赶走。半晌才开了口:“小瑜,对不起!”那时,我不清楚他为什么道歉,或许是我被叮了太多的蚊子包。记得父亲那时注视着我的眼睛里似是掺了几分犹豫和愧疚,分明次日是全家同行,却像是在做什么诀别。

或许大城市真的会改变一个人。一切都变了,物是人非。上中学后偶尔也会有人问及我的父亲,或是语文课布置的作业,或是三三两两的女生好奇,亦或是班级老师关切的询问。我不知道如何回答。

我讨厌我的父亲。自从进城起,我半年、甚至几个月便要跟着他转学。学校家长会他从不到场,我生病了,受伤了他顶多赶来看一眼便匆匆走人……我几乎看不清父亲的模样了。他变得愈发的奇怪,愈发的与我疏远,我讨厌中年人俗套的变化。

暑假又至,我静静走着回家的路,书包里有不少的奖状和证书,只是我没有半点分享欲。推开家门——或许只能称作“房门”,我淡淡地说了声:“妈,回来了。”忽地,一个熟悉的声音直直地刺进我的耳膜:“小瑜,爸爸给你买了天文望远镜和蛋黄酥。放假了咱一起回老家看看奶奶吧,她怪想你的。”大概是做梦吧,书桌上的天文望远镜在夕阳的映照下熠熠生辉,眼前的人也被光覆盖,一切都美好得不真切。只是这样的梦我做过太多遍。我瞧见母亲难得地稍微打扮了下,笑盈盈地挽起我的手便走。我有些抗拒,却终于没有甩开手。

驾驶座的背影比我记忆中的苍老了太多,白发像拔不尽的野草肆意地长,曾经挺拔的腰背也有些佝偻,肌肉线条却仍分明,手搭在方向盘上有些不知所措,微微地抖着。恍惚中我发现自己没有这样认真地注视过自己的父亲,被时间冲刷得褪色的画面又浮现。轿车好像散作了烟雾,变成了老得发霉的拖车,拉车的老牛慢悠悠地走啊走,我靠在干柴堆上唱童谣,父亲也跟着一起唱,俩人唱得难听到了一块去,好像又颇有趣味。

忽地,一脚刹车踩得我猛地回了神。那个背影着急忙慌地接了电话,压低声音说着什么。他不住的瞄着我和母亲。挂断电话后,他一边跟我们说:“实在对不起,我有紧急任务我得马上走。”边开车门下车边递车钥匙。

我觉得自己被浇了个透心凉,本来五味杂陈的思绪到嘴就化成一句怒吼:“江国富,你又不要我跟我妈了是吧!那你再别回家得了!”吼出来我只觉得后悔,却不知道再说什么。那人顿住了脚步,一会儿又快步走了。只是我好像看见他发抖,抖得厉害。

那个背影渐渐消失成一个小黑点,然后再也不见。

真的再也不见了。

后来我的生活又归于平静,我已经不想对父亲抱什么希望。只是个再普通不过的课间,我照常和同学们围作一堆刷手机,照常略过那些遥远而无趣的社会新闻,照常兴致勃勃地把当红演员私生活的不堪背得滚瓜烂熟……直到老师焦急地把我喊出教室。

把天空撕了个口子,老师告知的内容却叫我顾不上这该死的天气。我冲出教学楼,穿过操场,看见校门口站着的人,只有一个人,我的母亲,苍白无力的母亲。

我埋进母亲的怀抱嚎啕大哭。她用颤抖的双手抱住颤抖的我,贴着我的耳朵说:“你爸是名缉毒警察。”

我的思绪里已然融不进任何东西,四周似乎皆成冰凉的空白。我只能在家中发疯似的寻找父亲留下的东西。却只几张被涂黑或是撕去面孔的照片,和一封未署名的家书。我知道的,我早该知道的——活着不能露脸,死后墓碑无名。

开头第一句便是“小瑜,对不起。”朦胧的泪眼里,我惊觉是我对不起父亲。抬眼,最后一面那个愧疚的背影刺痛着我,可我分明才是理应深深愧疚的人。

后来清明节,我随母亲去扫墓,只见故乡那座无名墓碑一尘不染,鲜花簇拥。阳光照耀在墓碑上,耀眼而和煦,我终于看到我的父亲。

我知道父亲是光,虽死犹生的光。于是我偷偷唱起无人应和的童谣,唱着唱着忽然泪如雨下。

篇三:以看见为题写一篇作文

心中有光见你未见

陈籽言

对了,我要告诉你一个很简单的秘密,就是用心才能看见真实。真正重要的事,用眼睛是看不见的。——《小王子》

早春,清晨,还未变暖的天凉如水,天边依旧有月亮,倚靠苍穹无边的怀抱里,对白日述说着离别。

临近考试,心烦气躁。我来到公园,依旧如家中的安静,已有花开,偶尔也有稀疏鸟鸣声声。正想进长廊坐下,看见有个小男孩,他的眼睛非常好看,巩膜清澈,虹膜偏棕,中间的瞳孔非常明显,眼睛较圆,在两头尖处微向上提,双眼皮使眼睛变得更加清冷,可他的眼中却没有光,不难看出是个盲人。

他似听到了我的动静,猛地站了起来。我问:“怎么啦?需要帮忙吗?”“姐姐,看,那里有鸟呢!”我产生些许怀疑,朝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竟真有只毛色稀疏的灰麻雀在枝头叫着。我忍不住抬起手在他眼前晃了晃,怀疑他的眼睛是否真的无法视物,如我所见他没有一点动静。”他忽地说道:“那它一定是彩虹的颜色吧?”像彩虹?我并不认同,刚想否认,看见他满脸的期盼,我重新看向枝头的那只麻雀,只见它“吱吱啾啾”嘹亮和谐的嗓声弥漫开来,荡漾开去。我会心一笑,答到:“嗯,它很美,美的活泼而灵动!”男孩嘴角流露出自豪的神色。

突然他的鼻子明显的动了动,只见他俯下身子在栏杆边嗅了嗅,准确的朝着那朵路边唯一的小花伸出了手,“啊!这儿有朵花,它也是彩色的吧!姐姐。”那是长廊边的一朵小雏菊在早春的寒风中柔弱地摇曳着,惨黄的花蕊,月白的花瓣,使得整个画面分外凄凉。我没有感着到它的美。于是沉下心,闭上眼,用鼻子嗅了嗅,似有似无的香气清新淡雅,幽远沉静,带着美丽的情绪缀满温馨。“嗯,它很美,美的坚定而勇敢。”我回答道。男孩满脸写满得意的表情。

我陪他看遍了这一道狭长走廊边的许多微小的生物,这才发现来过这么多次的地方,却有这么多的美好第一次与我相见。一路上,他告诉我所有的事情都是彩色的,有糖果的香甜,巧克力的微苦。他说他最喜欢的是鸟儿和花,因为一个会在枝头搭起舞台,一个会风中漫溢清香。

林清玄说,心中有彩蝶的人,任何时候都充满了颜色,有飞翔之姿。男孩虽然看不见繁华世间的表象,但他却又都能“看见”生命的蓬勃和四季的更替。他的内心充满着美好的光彩,会用心去赏析、倾听这美好的世界。我们用眼看不见的事物,他用心去体会、去感觉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小小的变更,并为之欣喜。

都市的繁华让我们加速了脚步,无心去欣赏世间的美好、关心万物的变化,让我们把彩色的世界看成了灰白;而那无色的世界小王子啊,他用心体会的世界却是炫彩夺目的,因为稚嫩而纯结的心才能感悟这世间的真谛。

我们应撕开生活外层的布,去欣赏一朵的花的盛开,一束阳光的倾泻,一湖秋水的静谧。愿我们都能像男孩那样,心中有光,诗意地和世界和自然相处,用心欣赏周围的一切。愿见你未见,爱你所爱,生活从不缺少美与爱,而是缺少发现美与爱的眼睛和心灵。

篇四:以看见为题写一篇作文

藏在照片里的时光

袁子珺

思念锁进皱纹,牵挂融入白发,时光落地无声,却在你掌心开出了花。——题记

母亲是一个极为喜欢记录生活的人。记忆中,从小到大,不论什么时候,无论到哪里,只要和我在一起,她总喜欢给我拍照。而随着我不断长大,从最开始爱摆各种造型,到对母亲拍照这件事由逐渐不喜到极为反感,已经极不愿意配合母亲的拍照行为了。有时候,我留给她母亲一个冷漠的背影,有时候把不耐烦全部写在脸上,有时候甚至“嘲笑”她的“老干部”做派。

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她的QQ相册,点进去,从刚刚出生尚在襁褓之中的我到已经豆蔻年华的如今的我,照片被分门别类整理在各个电子相册里。

我一张一张翻看着,欣赏着自己从小到大的各种美照糗照,被逗得哈哈大笑。翻着翻着,突然眼睛酸涩,眼泪一颗颗不受控制地落了下来。相册里也有母亲少量的照片。学生时期青春可爱鬼马精灵的她,参加工作以后逐渐稳重苗条美丽的她,以及,成为我的母亲后的温柔可亲的她。有一张照片里,30岁的母亲,抱着刚出生的我,满脸明媚地笑着,脸上没有一条皱纹,头上没有一丝白发。从什么时候开始,年轻活泼的母亲慢慢不见了,只剩下我在照片里一天天快乐满足地长大?偶然可见的这些年我们的合影里,母亲也变了模样。道道皱纹被岁月和操劳镌刻在母亲脸上,当年的苗条美女已经开始身形臃肿,缕缕白发更已经掩藏不住地挂在她的两鬓。唯一不变的,是流逝的岁月里,她深情凝视我的目光。

照片一张张闪过眼前,泪眼婆娑间,母亲和我谈笑时漫不经心提到的一幕幕也浮上心头。

小学前的我体弱多病,经常感冒发烧,有两次甚至处在死亡边缘。母亲当时白天上班、每夜却都守在我身边,陪我在家里或者医院辗转,掉过无数次的眼泪。照片里也有很多张小小的病殃殃的我,有气无力躺在床上的、正在吃药的、额头上敷着退热贴的、身上长满水痘涂着药的、医院里打着点滴的、去医院的路上或病床上熟睡的各种各样的我。那些年,母亲是怀着多么难过的心情拍下这样的照片?那么爱美的她,什么时候发现了脸上的第一缕皱纹、头上的第一丝白发?她是如何熬过那些担惊受怕的时光?不能想,也不忍再想。

再大些到我开始上学,照片里多了很多我的学习和生活照。写作业的,阅读的,运动的,劳动的,旅游的,和朋友家人聚会的……以及从小到大的各种“荣誉”照片。母亲,她真是用照片更是用心用爱记录了我点滴的成长啊!

犹记得一至三年级我做作业时,母亲几乎都陪在我身旁,很少离开。是她,帮我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鼓励天赋并不突出的我“勤来补拙”,努力活出自己最好的生命状态。近几年,她工作量增加,家庭和工作两边顾,半夜昏黄的灯已成了常态……原来平日我常打趣的她的皱纹、白发和臃肿的身形里,藏着她消逝的最好的时光。

每个母亲其实都是神,只是在漫长的时光里披星戴月操碎了心,被我们这种平凡的小孩耗成了凡人。我们或曾厌恶她的柴米油盐、市侩圆滑,却忘了她也曾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那一次翻看照片以后,我不再抗拒母亲给我拍照,或者给她一个调皮的神情,或者给她一个最灿烂的笑容,或者什么也不做,让她记录我最真实的状态。更多的时候,我拉着母亲一起拍照,假装没有看见她新添的白发、日渐憔悴的容颜,夸她是最年轻最好看的母亲。青春易逝,韶华易老,我愿用这一点点的努力配合,为她换一些欢喜可见的温柔时光。

篇五:以看见为题写一篇作文

看到看见

李尚瑄

看到,也看见

那年,我去了越南的红沙丘。沙丘脚下有一二排民居,几位贩卖冰饮的越南妇女四处游走。大漠赤光满天,广袤奔放,我不由加快步伐。可半个钟头过去,汗如雨下,手脚皆乏,双眼昏花。抬起头,丘顶仍是一抹弧形的浅影。长叹之余我坐下休息,脱掉鞋袜,开始玩沙。短暂的快乐让我着迷。但我仍需前进!我赤足而行。我忘记了我的鞋。当地面沙砾打磨、炙烤着脚底,我想起了它。新鞋丢失的郁闷,无法抵达的烦躁交织于心。大漠的热浪与单调裹挟着我。

“Hello!”一个突兀的声音从身后冒出来,夹杂着异国方言。一位全身被裹得只露出一双浑浊双眼的中年妇女,似曾相识,定睛一看,好像才从她手里买过一瓶椰汁。她背着饮料箱,粗大而脉络突出的手里提着一双白鞋。这是我的!我兴奋道。她用蹩脚的英语询问,待我肯定后交还给我我便转身离开。我感动无措,顿时僵住。她或许是在叫卖途中发现了小白鞋,踏沙漫漫才找到了失主。也就在那一瞬间,我看到了沙漠的无情,也看见了越南百姓的友好。

当最后离开越南的时候,我回头狠狠看了一把身后才登机。我看到了椰风海水的热带风情,也看见了那位妇人朴实的跨国情谊。

看到,看不见

再读《红楼梦》,终于掀开了朱色幔帐,看到并看清了真相。贾府从兴到衰,延续一百多年的家族被抄家,其没落是必然的。当最后贾家哭天抢地时,他们或许都未尝看见过。刘姥姥初进大观园时,王熙凤等人想方设法戏弄这位从乡下来的老太太,却从未想过人间尚存疾苦,他们只看到了乡村老妇的粗俗,却看不见她作为千万“乡下人”之一的可怜与贫穷,也就更看不见刘姥姥在贾家危难时刻伸出的援手。

秦可卿病逝前,王熙凤向贾母讨要补品人参时,贾母拿出了许多上等人参,然而却因陈放太久而失去了药效。这似乎暗示着贾府在外拥有显而易见的富丽堂皇,在内却预示了贾府由盛至衰的分裂演变。贾家在元春省亲时排场之宏大是贾府上下看到的,而过度奢靡,成天风花雪月而致其腐朽是他们看不见的。

只看到表面现象却无法看见内部真相是可悲的。倘若贾家能拨开层层“富贵奢靡”之迷雾,他们或许能看到一个更开阔的世界,看见一处更高远的境地。结局就不至于惨淡破败了。看到,也看见

2018年,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被美国觊觎垂涎并企图拦腰斩劫。包括皮耶路齐和阿伦的《美国陷阱》,让世界看清了美国的“长臂管辖”,也让中华人民愈发看见了世界竞争对手的勃勃野心。

如政治书中所言:今天,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丰富,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复杂。2021年9月25日,孟晚舟乘中国包机回到祖国,透过夜空下那抹中国红,中国人民看到了中国外交上的重大胜利,美国“霸权主义”施加于世界的无耻,各国或袖手旁观或有所防备的行动。而中华人民更看见的是祖国主权的维护,国家安全的防范,中国未来前进的方向。我们看到了,更看见了!

《看见》是柴静个人成长的自白书,当她把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真实记载,她在被炒作的舆论背后看见了更为可贵的物质——就像她看到了整个班级孩子接二连三自杀的诡异奇事,她更看见了孩子内心如钻石般的纯粹。她在对真相的追求与尊重中有所知,有所醒,有所悟。书名也就是《看见》。于我,看到唾手可得,看见尚无法逾越。看到过白日的繁华与喧嚣,也看见了黑夜的沉寂与内敛,更渴望去见识黎明的新生与力量。

篇六:以看见为题写一篇作文

用心灵看世界

吴冠樟

看,需要眼睛;看见,需要心灵。——题记

事物分为外表和内在,看外表,用眼睛,叫做景物,看内在,要用心灵,叫做精神。

品一壶香茗,品的是好茶的醇远与悠长;看一部电影,看的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读一本好书,读的是智慧哲思,良知信仰。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心灵便是发现美的眼睛,正因如此,用心灵看世界,才犹为可贵。

心灵可以定格美好。

前年,我有幸在疫情之前,来到期盼已久的彩云之南,感受别样的异域风情。在那里,我看到了丽江古城钱那块镌刻着“天雨流芳”的石碑,那是纳西族的语言“去读书吧,多美!”;我看见了五百里滇池,在池边大观楼上看“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喜茫茫,空旷无边!”更难以令我忘怀的是大理的洱海:天是何等的蓝!水是何等的碧!风轻轻拂过,云缓缓走过,成群的海鸥尾随着游轮,忽高忽低,如云端紫燕,更显姿态万千。

三毛说:“岁月极美,在于她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雨,冬雪。”

只有心灵,才能看到西双版纳的多姿,香格里拉的旖旎;才能听懂灵魂深处响起的民谣。

心灵可以回望历史。

两千多年前,汨罗江边站着白衣飘飘的屈子,望着身后的故国,毅然沉下,只留下对上天的一百七十二个拷问:“何试上自予:,忠名弥彰?”一个高洁的灵魂,一枚玉壶中的冰心,屈原用生命诠释了何为拳拳爱国之心。

一千多年前,一位诗人,因“乌台诗案”而下狱,就在下狱的那一刻,他绝望了“魂飞汤火命如鸡”那时的他,从位极人臣,到一名囚徒,在贬官至荒芜之地。可他,并未绝望,在密州时“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在黄州时”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在惠州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在儋州时“若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以自身的沉浮经历阐述了何为“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

只有心灵,才能看到白衣飘飘的屈子,看到“起舞弄清影”的身影;才能听到横亘两千多年的《天问》之声,听到穿越一千多年竹杖打地的轻响。

心灵可以展望未来。

五千年巍巍华夏,如同一匹奔驰着的野马,社会安定,国家富强,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已然实现,为世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只有心灵,才能看到东方巨人已经站起;才能听到东方雄狮正在怒吼!

用心灵可以看到世上一切美好的品质:智慧,良知,悲悯,信仰,至善,理想和爱。在似水流年里,也惟有它们,才能活过时间,岁月和未来。

素年,无数个湿春燥夏悲秋寒冬,有美好的心灵,岁月静好。

我们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如何改变?那就去用心灵看生命的幽微,月白风清。

顾城在《一代人》中写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要用它寻找光明。”今天,心灵给了我智慧的眼睛,我要用它看世界!

用心灵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