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原创专区 > 名诗名句 >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作文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作文

推荐人: 来源: 写作坊 阅读: 1.29W 次

海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释

①海:当时天山附近的大湖。

②横笛:笛子。

③天山:山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

赏析

这是一首写风雪行军的仄韵绝句,全诗写得十分壮美。一、二句写从军将士面对的环境极为严酷:天山脚下寒风劲吹,湖边(“海畔”)冻泥纷纷裂开,梧桐树上的叶子已经刮光,枝梢被狂风折断。就在这一严酷的背景上,映出皑皑雪山,传出高亢嘹亮的笛声。诗人以这一笛声,使人产生这里有人的联想,同时又将人隐去,以“不见人”造成悬念——那风里传来的笛声究竟来自何处呢?从而自然转出末句:寻声望去,只见在天山白雪的映衬下,一行红旗正在向峰巅移动。风雪中红旗不乱,已足见出从军将士的精神,“直上”的动态描写,更使画面生机勃然,高昂的士气、一往无前的精神,尽在这“直上”二字中溢出。

这首诗在艺术上善于映衬与妙用指代。一、二句对环境的描写,竭力突出自然环境的恶劣,用浓重氛围映衬从军将士无所畏惧的精神风貌。试想,如果是在风和日丽、山明水净的条件下行军,又怎能见出士气的昂扬坚强呢?适应氛围描写的需要,在押韵上采用了入声的韵脚,一、二、四句末一字入韵,“裂”、 “折”、“雪”都是入声“屑”韵字,韵尾为舌尖音,收音短促,适宜于抒写或悲或壮的诗情。

前两句的氛围描写与入声韵的选用,为抒写壮美的诗情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映衬毕竟是陪宾,描写的成败,关键在于作为主体的三、四两句。后两句意在写人,却不正面写出,更不和盘托出,而只是拈出与人相关的二物——“横笛”、“红旗”,不言人而自有人在。这种指代手法的运用,既节省了笔墨,又丰富了作品的艺术容量,给了读者广阔的想象的空间。军中物品无数,只写笛、旗二者,不仅出于只有笛声、红旗才会被远处发现,还因为只有此二物最足以表见行军将士的精神。在写法上,先写“横笛闻声”,后写“红旗直上”,符合人们对远处事物的注意往往“先声后形”的一般习惯。特别巧妙的是“不见人”三字的嵌入。“闻声”而寻人,寻而“不见”,从而形成文势的跌宕,使末句的动人景象更为显豁地突入人们的眼帘之中。

这首《从军行》兼有诗情画意之美,莽莽大山,成行红旗,雪的白,旗的红,山的静,旗的动,展示出一幅壮美的风雪行军图。

推荐阅读

  • 1一声画角谯门,丰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作文
  • 2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作文
  • 3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作文
  • 4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作文
  • 5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作文
  • 6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作文
  • 7雪照山城玉指寒,一声羌管怨楼间。作文
  • 8唯有闲愁将不去,依旧住,伴人直到黄昏雨。作文
  • 9半天凉月色,一笛酒人心。作文
  • 10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作文
  • 11萧红:雪天作文
  • 1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作文
  • 13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作文
  • 14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作文
  • 1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作文
  • 16红尘陌上雪
  • 17江带峨眉雪,川横三峡流。作文
  • 18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作文
  • 19关于冬天的雪诗歌:雪,是大山冬天的魂
  • 20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作文
  • 21夜上受降城闻笛赏析
  • 22怪见溪童出门望,雀声先我到山家。作文
  • 2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作文
  • 24你说我这也好、那也好,我视而不见,充耳不闻。300字作文
  • 25梦见横笛